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结出累累硕果
贵港讯 记者2月17日从市有关部门获悉,市全近年来,面推我市坚持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进乡j9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村振出累纵深推进乡村振兴,兴结抓紧抓实乡村发展、累硕乡村建设、市全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面推着力加快“农业强市”建设步伐。进乡2022年,村振出累全区粮食春种现场会、兴结全区农业产业发展集体调研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推进会等7场自治区级现场会先后在我市成功举办,累硕全市累计获得自治区激励奖励7114万元,市全《农民日报》头版头条介绍我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面推j9
聚焦脱贫人口帮扶,进乡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我市大力实施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全市累计发放产业奖补1.45亿元,综合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9%;全市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对象)外出务工18.68万人。2022年,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7045.14元,增速12.96%,有力推动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深入开展“防返贫 守底线”专项行动,全市共有三类监测对象7408户、28485人,风险消除率达63.9%,未消除风险户均落实兜底政策保障,有效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持续健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累计对脱贫户发放学生资助17.72万人次、11475.15万元;落实大病专项救治,救治率99.45%;夯实住房安全保障,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19户;实施饮水工程养护项目109处,受益人口55.45万人,不断压实“3+1”保障成果。扎实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全市有劳动能力且有意愿的3013户、6673人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的目标。全面落实后评估问题整改,组建市、县两级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设置“1办12专班”,创新“三回头三抓实”行动经验做法在全区推广。全市共查摆出问题53个,均已完成整改。
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我市全力实现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据统计,2022年,全市完成粮食种植面积414.232万亩,产量149.3万吨,面积产量实现“双增长”。其中,夏粮单产2991公斤/公顷,排名全区第一。持续提高“菜篮子”保障能力,全市蔬菜产量达250.2万吨、水果产量67.13万吨,生猪出栏340万头,家禽出栏6000万羽。加快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持续推进稻虾产业发展,加快打造“中国富硒小龙虾之乡”。据统计,全市建成虾田13.39万亩,2022年成品虾产值7亿元以上;2022年水产品产量21.67万吨,同比增长3.5%。穿心莲等中草药产业继续保持优势,全市中药材产业突破52万亩,产量8.62万吨,增长13.3%。大力推动富硒产业加快发展,全市累计打造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144个,获得国家级富硒农产品认证企业29家,91家企业113个产品通过自治区级富硒农产品认定,排名全区第一。
聚焦乡村民生领域,推动乡村建设加快发展。我市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持续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全市累计完成投资281.86亿元,提前完成自治区下达的任务。推进乡村道路“三项工程”项目开工709个,推进农村电网配变台区升级改造投产779个。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农村教育支持力度,全市补充乡村教师1217人,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6389.86万元;聘用合格乡村医生2349名,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保持全覆盖。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开展农村厕所摸排“回头看”,全市完成114.31万座农村户厕、174座农村公厕摸排整改,完成农村户厕改造4882座;全市生活垃圾转运站乡镇覆盖率100%,有效处理率100%。
突出治理实效,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实施“五基三化”攻坚年行动,创新基层党建“对标联抓工程”,累计创建星级村党组织525个。强化基层治理效能,深化拓展“一组三会”自治模式,夯实自治基础。创新实施“红格善治工程”,织密平安治理网,全市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98.72%。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建立“一约四会一队”行政村1067个,评选出2022年贵港市“百孝之子”11人、“十星级文明户”69户。深化农村领域改革,桂平市入选2022年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平南县入选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港南区获评2021年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工作先进县,覃塘区成为全国第一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港南区东津镇石连村、覃塘区覃塘街道姚山村、平南县大鹏镇景华村、桂平市蒙圩镇曹良村4个村入选“壮美广西·乡村振兴”年度特色案例。
- ·重点治理6大问题!四部门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专项行动
- ·“请叫我雷锋”!平兴公司组织各党团年轻“红马甲”交温暖“答卷”
- ·今日,7名双合格应征女青年参加女兵征集综合素质考评!
- ·点赞!全国妇联表彰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梅州2人5单位上榜!
- ·缅甸地震破坏力缘何巨大?实皆断裂带犹如“火药桶”
- ·2020年度广东省新闻摄影作品年赛名单公示,梅州日报3件作品入选!
- ·全国两会·梅州声音丨李杏玲受访谈教育惩戒权:教师要敢用、善用、慎用
- ·有种“奔夏”的节奏!梅州还有冷空气救场吗?未来几天...
- ·又脆又甜!中山神湾菠萝将于3月尾上市
- ·现场受理投诉举报...梅州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举行
- ·诗情悠悠穿古今!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看赵勋笔下的“梅州十二才女”
- ·开发梅州精品研学产品!这场研讨会有计划了
- ·央行今天进行2234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集团董事长刘伟: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广泛落地
- ·“请叫我雷锋”!平兴公司组织各党团年轻“红马甲”交温暖“答卷”
- ·未来几天天气稳定少雨,注意防火!
- ·家养智能时期,畜牧强人若何哺育,这场钻研会给出谜底!
- ·知心解惑、送上“维权宝典”、免费义诊...这场“三八”活动好暖!
- ·扩大就业、增加学位…@梅州人 未来5年,你的生活将发生这些变化!
- ·昨晚,交警蜀黍让你吹气了吗?帮你的爱车拍照了吗?梅州又有“大行动”!
- ·36个交通名目投资1800亿元!云浮周全融入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
- ·大巴车“搁浅”梅河高速,车内33名足球小将上演一场不比球技的“比赛”...
- ·热怕了吧?冷空气来救场啦,最低降至10℃
- ·多地有大雨,气温最多降4℃!明后两日梅州春雨连连哦
- ·部长通道丨李云泽:下大气力解决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 ·梅州近期旱旱旱!别急,雨在路上...